首页 >> 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隆重召开
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隆重召开
来源:  时间:2015-08-07
分享到:

2015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隆重召开,汇聚了170多位世界一流大学教授、学者与英特尔技术专家、产业合作伙伴,围绕“共建产学生态,领跑未来创新”这一主题,深入探讨高校教学、科研的发展方向分享激动人心的创新技术与趋势,共享合作共赢的心得与思考,面向未来推进产学合作,探讨新一代的创新。本次中国大学峰会有6大主题:感知计算、高性能计算、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、大数据和云计算、HVM和智能制造。

王越院士

王越院士针对赛博空间及人脑与人工信息系统的结合,发表观点。他指出:人类的发展根植于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。同理,在赛博空间发展中,大学教育承担文化传承发展和培养高素质能力人,任重道远!

虚拟化之父、英特尔研究院院士Richard Uhilg

探讨了“云中大规模视觉计算”。视觉计算越来越重要,数据积累越来越庞大,这使云计算遇到了挑战。Intel 希望CPU和GPU更好地结合,cache-control、数据分层也需优化,软件定义网络是很好的方法,还需建立不同等级的存储。

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院士、英特尔首席平台软件架构师Mark Doran

英特尔也是世界前20大软件公司之一。对于英特尔来说,硬件是主体,软件是驱动(enable)。开源领域,英特尔是世界3大开源企业之一,希望以开源加速创新。英特尔不愿一家独大,因此重视生态系统。Mark Doran负责固件,未来,软件,甚至硅芯片、硅制造都可能开源。开源也是世界潮流,能够集思广益、产生头脑风暴--也许终端厂商的意见没那么专业。开源正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。

清华微纳电子系主任魏少军

可重构计算采用阵列计算,软硬件双编程,硬件功能及架构随软件变化而变。清华用65nm做的芯片能效高,适合图像处理,计算能力强。英特尔芯片控制能力强。因此今年4月,双方携手研发新型x86处理器(至强+动态重构)。

英特尔平台工程事业部院士Stephan Jourdan

多年探索,引领PC变革”。英特尔在架构、软件上不断调整,以满足客户需求。新兴产品会有四特点:新的体验,例如可折叠屏幕、一体机等新平板技术;更轻量化、更薄;需要本地或局部的计算网络;永远在线。

英特尔院士、无线标准首席科学家吴耕

现在网络是大一统,一个网络什么应用都做,未来5年会垂直分割,有交通、安保等应用,未来一二十年会水平分割,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终点/终端变成节点,终点变起点,例如手机和手表连接。延迟是瓶颈。今天计算为了通信,未来通信为了计算。

英特尔技术制造部副总裁白鹏

摩尔定律与经济性有关。产品或关注成本,或功能,或利润率。我们要计算成本平衡。未来关注应变硅、高k、金属栅、三栅级,另外还有低电压、新材料等。SoC的聚合还会继续三四十年,希望把通信的功能放入,现在模拟已放入,接下来是RF和无线电。白鹏指出:三种情况,技术研发投入过大,产品批量不够,CPT增至0.86。英特尔已有14nm工艺。有人认为28nm芯片经济上最合理?其实,晶圆制造有成本曲线,前高后低。把不同技术对比,例如28对20nm,要把起点和起点对比,成熟和成熟对比,这样更小特征尺寸有优势。

英特尔研究院院长吴甘沙

机器人也可利用摩尔定律。芯片每18个月降价一半,机械产品降得慢,可以利用计算减少或更换机械。例如马达,通过计算扭矩波动,可以采用更低成本的马达或减少马达数量。直升机要三个马达,以防翻转,四旋翼解决了此问题,计算优化后,2旋翼就可以。

英特尔中国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汤振宇

感知计算可用于游戏,更换图像背景,三维扫描等。例如,装有英特尔RealSense“实感”的无人机可在森林里飞,也可以用手势控制无人机。笔记本摄像头一般感测1.5-2米,户外避障主要利用阳光,范围可达10米(因此无人机可在森林飞)。

上海交大计算机应用学院副院长盛斌

手机拍照的图像可以更多利用,例如可以更换背景,可以做出某人过去没有做过的造型。这里的挑战是什么是美?当然这是哲学问题。采用“实感”技术,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合影、自拍的分析、人脸分析等。

中科院计算技术学院山世光教授

在英特尔“感知计算”分组会议上,中科院计算技术学院山世光教授表示摄像头或高或低,不一定位置整好,通过修正,无论头怎样摆,眼睛整好看着屏幕,前提需提前输入眼睛信息。未来待开发的应用很多,例如面部精细分析(市面新兴的刷脸机常分不出假体),分析人的魅力程度等。